[ 最新动态 ]
新闻
关于MSB和蒙台梭利世界的新闻和活动。

MSB深耕35年蒙氏教育 首次成功承办NHSDLC

北京蒙台梭利国际学校(MSB) 成立35年来一直在践行“以儿童为中心的生命自然成长法则”的理念,强调通过科学观察与环境创设,激发儿童内在的学习潜能,深得热爱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家庭的认可。5月11日,北京蒙台梭利国际学校(MSB)作为承办方迎来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生国际学术辩论与演讲赛事之一,NHSDLC(National High School Debate League of China)。NHSDLC始终致力于为青少年提供高水平的思辩平台。当日,参加北京城市级别赛的近一百位选手汇聚在MSB,在MSB多元化的国际教育场景中展开智慧交锋。

640-(3).jpg
幼儿园组获奖选手合影

640-(2).jpg
小初组获奖选手合影

虽然本次北京赛仅有公共演讲一个赛制,但却是热闹非凡。公共演讲赛制今年添加了新组别—— 幼儿组英语诗歌,再加上常规的原创演讲小学组G1-3/G4-6、初中组,还有经典演说G1-3/G4-6组别同台比拼,参赛人数近 100 人。本届选手从幼儿园萌娃到初中选手的犀利表达,每个组别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种跨年龄层的组别设置,正是蒙台梭利混龄社会化学习理念的生动实践,从而形成“长幼共学”的良性互动生态。承办方MSB的小选手们也是不负众望,获得多项冠军和晋级奖牌选手,让热爱蒙氏教育的家庭深刻体会到了,当蒙氏教育的“内在成长逻辑”遇见NHSDLC的“外在表达框架”其价值超越了简单的“技能叠加”。MSB的学子们厚积薄发的内在语言功力被深深地激发,本次赛事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条差异化的成长路径。

最终作为承办方的MSB虽然首次出征却完全不负众望:
在【原创演讲】中,八年级学生曹菡熙获得初中组冠军、Adrian Lin 获得小学组G4-6年级第三名、Raleigh Shiu获得小学组G1-3年级冠军;
在【经典演说】中,张琨岳获得G1-3亚军;
在【英语诗歌】中,Christina Gao获得幼儿组(Age5-6)亚军、Albert Gao获得幼儿组(Age5-6)季军;李溥泽获得幼儿组(Age4-5)冠军、何晏获得幼儿组(Age4-5)亚军、冯家彤获得幼儿组(Age4-5)季军;
同时MSB还有12名选手进入了决赛轮。

640-(4).jpg从左到右依次为:Raleigh Shiu、曹菡熙、Adrian Lin


640.jpg从左到右依次为:何晏、Christina Gao、张琨岳
冯家彤、Albert Gao


玛丽亚·蒙台梭利说:“教育不是装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焰。每一个幼小的心灵都应该去呵护。”“别紧张,把讲台当成你‘发现问题’的蒙氏教室。” MSB老师是这样鼓励与呵护孩子的,让孩子们充满自信地勇往直前。其实老师的这句话正是蒙氏教育的内核——此刻的候场者们,早已不是被动应试的学生,而是带着“自主探索”基因的思考者,即将把数月训练、准备的成果,转化为舞台上的声情并茂与思想锋芒。MSB的课堂让孩子们在“自主”与“对话”中看见未来。而混龄环境下的社会化学习,更让他们在赛事中学会欣赏各年龄段的思维差异,在竞争中培养合作意识,在观摩中完成自我认知的迭代。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百年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是让儿童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而NHSDLC的现代演讲教育则揭示:优秀的表达者,还必须是“世界议题的参与者”。两者的相遇,为“教育”呈现出一种立体的模样——它既赋予学生扎根大地的力量(自主学习、文化认同),又赋予他们对话星空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全球视野)。蒙氏教室中“允许试错、鼓励坚持”的环境,迁移到演讲比赛场景中,表现为在赛场上落落大方、即使在失利情形下也会坦然面对、及时总结的“成长型心态”;它也比名次来得更珍贵。这样的教育,培养的不是某一次“比赛的优胜者”,而是“能够定义未来的思考者与行动者”。这也体现了MSB的理念,用不变的“人的成长规律”,回应万变的“世界发展命题”。


640-(1).jpg

比赛现场


未来,北京蒙台梭利国际学校将继续以蒙氏教育理念为根基,秉持“尊重天性、激发潜能”的育人初心,精心策划并举办更多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意义的多元活动。我们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而每一次相聚都是共同闪耀的契机。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与亲爱的家长、同学和各界朋友再次相遇于充满爱与探索的校园,共同书写更多关于成长、梦想与美好的故事!